您的位置  首页 >> 棋人棋事 >> 棋艺杂谈 >> 正文
艺术地思考 思考的艺术--国际象棋
[来源:本站 | 作者:dwh | 日期:2014年5月11日 | 浏览4147 次] 字体:[ ]

  国际象棋是艺术,国际象棋的名局是艺术品,国际象棋的思维也要有艺术性。
什么是艺术,我不想用哲学教科书中的定义,只说个人的理解:那些没有明确结果的事物、过程等,只要不能用数量关系确定的,都是艺术的范畴。科学是你将一个或多个量投入到某种关系或过程里,就一定有唯一的明确的结果;艺术能产生好多结果。我的理解不是凭空来的,科学的新三论就是讲科学和艺术关系的。
关于国际象棋里的艺术,我将用类比的方法,引用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明。
1.让对手意外
 最基本的艺术要求,也是最高的衡量标准。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惊人就是让人意外。“情理之中,意料之外”更是电影、戏剧和小说对情节的要求。浪漫主义的对局其实就是追求这样的效果。要想做到让对手意外,研究浪漫主义名局是必须的。菲舍尔能在特级大师中所向披靡,就是消化了浪漫主义名局。小卡的最佳对局也是。《名人与经典》栏目中的三十多局摩菲的对局就集中体现了让对手意外的内容。例子就省略了。
2. 层层加码
 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命运能深深打动人,和层层加码的艺术手段有关,社会让她一点一点地走向绝望。贝多芬也喜欢用这样的手段,他的音乐往往是两个主题的斗争越来越激烈(层层加码),最后代表光明、正义的主题获得辉煌的胜利,使每个听众的心灵得到升华,使人们勇气倍增。
 国际象棋上的层层加码,就是一个威胁比一个威胁更大更严厉。围棋在使用劫材上有由小到大的说法,也是。用这个方法,就可能出现因一个兵就赢棋的情况。比如,为争夺一兵,双方不断增加力量,最后主力部队皇后也上场了,演变成大决战。这个方法中国棋手用得少,富灵活而少坚决。但我评过的赵雪和王玥的棋里,都用了这个方法,有气魄。
3. 节奏
 有过程的艺术都有节奏。音乐上是强弱按一定形式的交替出现。节奏的作用一般是营造气氛、统一各因素。古诗的韵就是节奏,随着它不断地出现,我们感到了内容以外的和谐美。小说中的节奏有的比较复杂,比如《水浒》中的几次杀妻、几次打虎,还有几次好汉的被捉等,从不同方面反映着它的节奏。我看处理节奏最艺术的是电影的空镜头,往往从最紧张纷繁的叙事中,突然静下来了。给观众爆发情感的空间。
  国际象棋上的攻守交替就是常说的节奏。叶江川常说的要攻一攻、守一守,讲的就是这个。特别的节奏是:向前、向前、向前。当然,国际象棋的过程相对短,所以节奏的变化也少,处理的余地小。
4. 风格
  一个人成为艺术家,总要有了风格吧。风格即人,风格即作者气质,是作品某种和作者相连的特征。李白的诗夸张、飘逸、清新、自然;杜甫厚重、细腻、壮阔。有些曲子即使没听过,也能辨别出是贝多芬写的还是斯特劳斯的,就是根据风格判断的。关于风格中国一千年前的《诗廿四品》就很了不起了。
  国际象棋上有人主张学习模仿某位大师的棋,就和风格有关。大卡好象说过每年都重新研究卡帕布兰卡的棋,是不是研究风格不好瞎猜。但风格在国际象棋里确实存在,还非常鲜明。摩菲的自然流畅、斯坦尼茨的坚韧、拉思克铁的逻辑、彼得罗辛的步步为营、大卡的精密深远;鲍特维尼科喜欢尖锐、塔尔擅长弃子、阿列亨所向披靡;尤伟象学者、斯梅斯落夫像艺术家、斯帕斯基如矫健的侠客;看菲舍尔的对局你会理解深刻的开局、简明的中局、精确的残局的含义;小卡更能让你全面体会战术和战略的关系。
5. 超越和创造
  要超越自己、要创造新奇特。
 总而言之,别人能走的,我尽量不走。

责任编辑:admin

相关文章

  • ·没有相关文章

相关专题

  • ·专题1信息无
  • ·专题2信息无